下面我们共同探讨,《圣教序》中点的变化。点是行书中变化最为丰富的笔画,点古人称为侧(如鸟之翻然侧下),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《笔阵图》中说,“点” 如高峰坠石,磕磕然实如崩也,所以我们在写点时,要写出入木三分的力量感。点在行书中,既可以启左又可以启右,既可以启上又可以启下。它不但方向、形态、位置变化多端,而且还经常代替其他笔画,甚至部首。《圣教序》中点主要有以下变化:
(一)三角点
(资料图片)
順锋落笔,提起按三角形要求下顿,收笔。如下图中:“心”“识”的第一点,“兴” 的最后一点。
(二)折点
順锋下笔,点中提笔调锋折向下行,收笔。若与下面笔画形连,可不做收笔动作。如下图中:“良”“朗”字中的折点。
(三)侧点
侧点是点的基本形态,《圣教序》中侧点含蓄而生动。写法是中锋向左下行笔即收,不可多出锋,亦不可不出锋。如"言、宙、玄、空"等。
(四)飞点
飞点是侧点的变形,更加具有飞动之感,且离字的主体比较远,有凌空之状。写法是直下笔即出锋向左下,出锋者多,以增加呼应。如"之、庸、皎、鹿"等字。
(五)竖点
竖点就是竖向的点。纵向下笔,略弧出锋,形体较大,显有分量。用在宝盖头和字的中间比较多,下笔可方可圆。如"蜜、方、流、定"等字。
(六)挑点
挑点一般是左半边部首的最后一笔,下笔稍顿即向右上挑出,呼应右边笔画。如"被、烟、则、欲"等字。
(七)横点
横点即平点,像短横,平而小巧,在《圣教序》中比较常见。此点与横搭配增加了文静之感,与竖搭配,增加了线条的丰富性,还有由静到动的变化。如"注、流、清、立"等字。
(八)以点代线
(1)点代捺画。行书中捺画用反捺的比较多,多数变为点或长点。如"分、不、八、经"等字,增加了跳跃之感。
(2)点代撇捺。凡撇捺在一个字下半部对应出现时,多可以以点代之,增加字的灵动和跃动之感。如"集、砾、未、槃"等字,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点画对整个字的调节作用,尤其增加了灵动效应。
(3)点代横竖。点还有代横、代竖的时候,如"仰"字,以点代竖,"处"字以点代横,把行书轻松灵活表现得巧到好处。
(4)点代字旁。在行书中,口字旁,以字的左边,"彳"的上端等,均可以点代替。如"高、以、故、得"等字。
(九)点的组合
(1)曾字点。凡与曾字上方的两个点相同者均叫曾字点。由一个挑点和一个撇点相向组合。如"盖"字,侧锋向右下笔而后向右上挑出,第二点顺势向左下撇出。下面皿字也形成两个点。"善"字"道"字两笔连写。行书中"艹"头可改为两点一横,如"莲"等字。
(2)三点水。行书中三点水多数两笔写成,一笔者少,三笔者也少。《圣教序》中三点水写法十分开阔大气,且呼应性非常强。即一点加一竖钩,钩较大以加强呼应。如"净、济、流、法"等字。
(3)横四点。横四点即火底点,行书中一般写三点或三点连写,最简写成一横。如"照、无、然"等字。
(4)横三点。三点横列,通常左、右点略大,中间略小。如"受、舜"等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