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树是珍贵的自然遗产,在植物学界,一般把树高超过70米的树称为巨树。近日,中国巨树科考队发布了两棵千年巨树等身照,在参天巨树间,有一个来自厦门的身影——郑达雄,他是厦门大学的攀树课老师,也是此次科考为巨树“量身高”的攀树师之一。接下来,让我们跟随他的讲述,一起去体验这场奇妙的自然之旅。
【资料图】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很美,因为远处就是雪山,云雾缭绕,下过雨以后,升腾起来。
这里是位于西藏波密的藏南柏木巨树群落,两个多月前,中国巨树科考队来此科考。来自厦门大学的老师郑达雄应邀参与,担任科考队的领攀师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领攀意味着就像我们攀岩独攀一样,就是有一个先攀,因为没人攀过,就路线的选择,要经过我专业的评判以后,我去做出来的,为了后面的人可以比较顺利地攀上去。
第一次登上藏南柏木Ⅱ号时,郑达雄的主要任务是布绳铺路,这样后续科学家就可以在攀树师的帮助下,抵达树冠层科考,采集巨树群落植物标本及种质资源。郑雄达的攀爬主要借助绳索完成,那一天,他花了两个多小时分段式上攀,到达树高95米的位置,相当于30层楼高,这棵巨树的活体高度后来被测定为99.5米。随着高度不断上升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清晰地展现在他的眼前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我们平常都认为枝桠是圆的,会这样,就圆形,它绝对不是的,它有些地方是立起来,像手掌一样的,你会感觉到很多的这种鸟类,这些植物,特别是植物很丰富,附生植物太多了,很多就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。
茂林苍翠,风光无限,郑达雄说,与上攀时的的感觉不同,从树上下来时,虽然只花了20多分钟,他却觉得漫长得没有尽头,仿佛那时候才对巨树之高有了实感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就会觉得真的像无底洞一样,然后下来以后你就有机会(在树间穿梭),因为底下枝桠非常大,你就可以侧身来回移动+像空中飞轮一样,踏雪无痕飞过去的,感觉很自由的。
郑达雄第二次登上藏南柏木Ⅱ号,是要为拍摄巨树等身照充当“人肉背景”。巨树等身照是通过无人机垂直升降环拍,再利用后期上千张照片合成处理而成,可以排除近大远小的透视干扰,实现人物与巨树等比例的对比。在近百米的巨树上,科考队队员的小小身影错落点缀,磅礴震撼的生命力,透过这张等身照,跨越时空扑面而来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(等身照)也是在见证说这些参与人群,我们共同经历过这样事情,所以我们基本上所有参与人都能上树都上树,挂在一个保护点,然后让他从下往上拍下来,这是一个重要的见证,你置身那个环境以后,你会觉得说这个环境真的来之不易,要好好地保护。
对于攀树师而言,攀上巨树,似乎需要对高度无所畏惧,但其实,郑达雄还有恐高。11年前,他一开始攀树时,到了15米到20米左右,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手脚无力、眩晕、心慌,后来在攀树过程中他慢慢适应调整,这次一口气登顶,他只觉得自如和享受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不知道哪一天我就突然发现站在高度的时候,我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,就觉得很恰然的,因为它有生命的,树是有生命的,但高楼的部分我目前还是没办法适应。
不论身在城市,还是深入密林,大部分时间,郑达雄都在和树打交道,树木早已成为他的重要人生伙伴,时刻迸发能量,闪闪发光。
中国巨树科考队队员、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户外教研室主任 郑达雄:我们说树的生命是顽强的、向上的,它看似不动,其实它内在动得是很强烈的,它不断地顽强地活下来,也可以让其他更多人去攀爬他生命中的巨树,体验下那种生命的伟大…...
来源:特区新闻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