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,长安马自达公布了CX-50(参数|询价)更多车型的预售价。新车共推出6个版本,预售价仍维持了15.98万-21.20万元区间。
预热多时的CX-5(参数|询价)0依然没揭开价格面纱。看得出来,长安马自达对这款三年来第一款重磅新车的定价非常谨慎。
坦白地说,CX-50的预售价并不高。算起来,CX-50的起售价比2017年上市的现款CX-5低了1万,顶配车型售价足足拉低了近4万。
(相关资料图)
或许长安马自达明白,时至今日已经抵近市场边缘,继续维持既定价格体系胜算已经不大。更何况,近几个月来,很多车企纷纷加入了降价潮,降十万八万已是常有之事。若“不合群”,更别卖了。
不管怎么说,CX-50给出了诚意。这样一来,CX-50便以更大身材越级进入了紧凑型SUV市场。
要知道,虽然CX-50定位紧凑型SUV,但其车身尺寸达到了4785mmX1920mmX1638mm,轴距达到了2815mm,一只脚已经踏进中型SUV的行列。反观CX-5,在现如今的市场上顶多算个中规中矩的紧凑型SUV。怎么看,价格更低、身材更大、规格更高的CX-50都比CX-5性价比更高。
环顾四周,CX-50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。
巧合的是,预售价15.98万-21.20万的CX-50与售价15.86万-21.66万的上汽大众途岳(参数|询价)价格几乎重叠。但CX50的车身尺寸却比途岳大了整整一圈。对于喜好大空间与排面感的国人来说,CX-50更能拿捏住消费者的心。
不得不说,在汽车市场集体内卷的当下,马自达CX-50(参数|询价)自发降价的策略是正确的。只不过,CX-50也并非无懈可击。吉利星越L(参数|询价)就是马自达CX-50的一个直接竞品。
与CX-50一样,星越L同样定位紧凑型SUV,但其车身尺寸达到了4770mmX1895mmX1689mm,轴距达到了2845mm;与CX-50的身材极为接近。问题是,星越L的售价区间为13.72-18.52万元,入门级车型比CX-50还便宜了2万多。换句话说,CX-50具备的两点竞争优势恰好踢在了星越L这块铁板上。
除此之外,CX-50还有一个最大的劣势,那就是它的动力配置实在拿不出手。
以入门级车型为例,CX-50搭载的还是2.0L自然吸气发动机,最大功率114kW,最大扭矩200N·m。这样的动力储备,比之途岳的1.4T和1.5T都要处在下风。更不要说,星越L配备了2.0T发动机,在动力上有着天然优势,光凭这一点CX-50就占不到便宜。
除了动力,星越L也更有“卖相”。在价格相仿之下,星越L高功率版配备了8AT变速箱,最高车速215 km/h。而CX-50则配备了6AT变速箱,最高车速183km/h。与此同时,星越L全系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架结构,而CX-50则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+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。
没人否认,CX-50的6AT变速箱在传动效率、平顺性、节能性等方面一定落后于星越L的8AT变速箱;也没人否认,CX-50的后扭力梁悬架带来的底盘韧性、舒适性比星越L的后多连杆更差。但毕竟,这些肉眼可见的差异,消费者都看在眼里。
或许,CX-50合资车的身份、品控、做工等方面仍有优势。但以长安马自达时下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声量,这些优势还有多大,已在两可之间。
如今的消费者日趋理性,CX-50到底值不值得买,他们心里门儿清。
不得不提的是,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,CX-50将要面对的远不止一个星越L。而且即便抛开“卖相”更明显的星越L,CX-50的价格也没有绝对的优势。
垂直类平台的信息显示,大众途观L(参数|询价) 330TSI版本的入门级车型终端价格已经下探到16.5万左右,380TSI版本的终端价格已报出了21万。论身材论轴距,途观L并不逊于CX-50,论空间营造能力,以空间大著称的途观L同样不处于下风。但搭载2.0T发动机的途观L动力肯定要超过CX-50。
别忘了,紧凑型SUV市场上还有全新一代CR-V(参数|询价)、皓影(参数|询价)。两款本田车型同样大幅加码了车身尺寸和轴距。论空间实用性,CX-50没有必胜把握。论动力和燃油经济性,两款本田SUV大概率会胜出。
如今长安马自达已经处于市场边缘,品牌影响力难比一线品牌。虽然CX-50的预售价已经下探不少,但远未与竞品拉开距离。相仿的价格下,马自达CX-50的优势并不多。
更为严峻的是,马自达积弱已久,历经三年才推出了CX-50一款新车。没人否认,CX-50的产品规格更高、性价比更出色。但冷静地看,CX-50在竞品面前的优势并不明显。若CX-50无法取得预期表现,长安马自达在市场中的份额或被进一步稀释。